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遵义的未来在哪里?”之二:遵义工业机遇和挑战并存

2022-09-18 11:47:39 6026

摘要:"遵义的未来在哪里?"之二:遵义工业机遇和挑战并存 发展需培育内生动力在遵义奋斗的外地人记者在近半年的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数十个象芄女士、阳先生、肖先生等这样的“新遵义人”。他们虽然来自全国各地,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仰慕红色遵义而来遵义投资赚...

"遵义的未来在哪里?"之二:遵义工业机遇和挑战并存 发展需培育内生动力

在遵义奋斗的外地人

记者在近半年的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数十个象芄女士、阳先生、肖先生等这样的“新遵义人”。他们虽然来自全国各地,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仰慕红色遵义而来遵义投资赚钱的。有的已经在遵义生活了三十多年,像1300元做小百货生意起家的来自湖北省现任遵义湖北孝感商会会长的胡金章先生,他1984年来遵,1987年苟家井市场开业时就在此做小百货批发,后转移到沙河市场做家电生意至今,已拥有资产上千万元。

可以说,胡金章先生是第一批来遵义做生意的外地人。在遵义,胡金章先生已经置了房安了家,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遵义人了。三十一年来,胡金章见证了遵义市非公经济的发展及商业市场的兴衰。

聊起过去,胡金章先生显得很自豪,同时他也十分感谢遵义这几十年的发展和进步。他说,他有今日的成就,完全是遵义的发展给予了他创业的平台,当然,期间他也曾有过两次见异思迁。那是1993年苟家井市场改造和2003年沙河市场改造,来自云南、广西等地的1000多户曾经在一起打拼的同行,撤资离遵赴外地发展时,他也曾动摇过,深思熟虑后,他选择留了下来,因为他相信遵义的发展,一定会有他的用武之地。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虽然遵义市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有让人遗憾的地方。譬如,各地近年来为了土地财政,重复建设相当严重,导致遵义市政府在商贸市场建设和发展方面无法出台大规模的调整计划和大范围的规划措施来提档升级城市形象。

但如果不调整不规划,任其发展,遵义的城市化进程就会受阻,遵义的商贸业就会凋零,从而导致遵义的城市营运衰退。

其实,真要提档升级遵义的城市形象,单从商贸业的角度来说,莫外乎就是10个字,即“城郊建市场,城中建商场”。只要权衡好各方面利益,政府得力,开发商优惠,就像东联线改造,上下坪丰副食品市场的搬迁,当时虽有阻力,但现在却生意兴隆。

若能如法炮制,上下齐心协力,分别从解决延安路五金机电市场数百户商家的仓储和物流着手,从解决1500多户苟家井市场商家的火灾隐患着手,从解决1400多户沙河市场商家的脏乱差着手,真诚地做好思想工作,真切地让他们得到实惠,何愁咱遵义的城市形象得不到提档升级?何愁咱遵义的第三产业不能繁荣昌盛呢?

胡金章先生表示,他就愿意为此率先搬迁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也要为提档升级遵义的城市形象而作出贡献。因为,胡金章先生已经把遵义当成了他的家,当成了他的故乡。

像胡金章先生这样数十年孜孜不倦用实际行动参与到遵义发展中来的“迁客商人”,在遵义不胜枚举。来自上海市的已在遵义奋斗了34年现从事茶产业深加工的黄伟政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遵义工业,面临沦落为加工基地的危险

如果说,商贸业的繁荣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昌盛,那么,工业则是一个城市的立市之基,决定着这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同时也关系到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如果一个城市的工业起不来,这个城市永远都是个“县城”,更不可能增强三产。因为,有新型工业化才有城镇化,才有信息化,才有农业现代化,才有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化协调发展,才能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五化”同步,遵义新型工业化必须率先。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

多年以来,我市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努力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产业活力得以尽情释放。

我市新型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集中在传统产业,以茅台酒厂、钛厂、铝厂、钢绳厂等国有大型企业为代表,我市工业正通过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逐步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新常态下,发展动力接续的任务越来越紧迫,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市正逐步建立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和抗市场风险能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的关键。遵义作为贵州省重要的战略发展中的城市,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同时,破解好工业发展的“难题”至关重要。

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决定着遵义未来能走多远。

遵义有着丰富的白酒资源、茶叶资源、矿产资源、景观资源等战略性产业资源……可以说是发展潜力巨大。但是,丰富资源的背后,却是缺少提升附加值的规模企业,更重要的是,遵义工业面临着沦为最原始的资源输出地的危险。

来自江苏的张先生对白酒企业接触颇多,并且拥有一家茅台酒专卖店。以前,他的茅台酒专卖店都是到茅台镇提货,然而,就在前不久,茅台酒厂改变了其物流平台,包括遵义在内的所有销售商,都必须到贵阳提货。

“到贵阳需要两个多小时,到茅台镇只要一个多小时,增加运输时间和费用等成本不说,人流和资金流都被吸引到贵阳去了。”张先生对此颇有微词,“遵义是著名的白酒之乡,茅台酒厂把营销中心都迁往了贵阳,遵义是要成为一个加工基地么?”

事实上,白酒企业的营销和物流中心在贵阳的,远远不只是茅台酒厂一家。早在多年前,作为老八大名酒的董酒,也将营销和物流中心迁到了贵阳,其他的如习酒公司、五星酒业等等,都将其营销和物流中心或贵州办事处迁到了贵阳,已将贵阳作为其对外营销和展示的窗口。

将省城贵阳作为对外营销和展示的窗口,对企业而言无可厚非。但是,遵义到贵阳只有140来公里,随着近些年来遵义交通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高速公路、航线的逐渐增多,遵义与贵阳的交通差距正逐渐缩小,作为中国名酒之乡的遵义,为什么不能成为酱香型白酒,乃至全国整个白酒市场的对外营销展示和物流的中心呢?遵义不应该沦落为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基地。

其实,沦为原材料加工基地危险的,不仅仅是白酒行业。在茶叶方面也是如此。近些年来,遵义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其种植规模已达100余万亩,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然而,纵观这些年来遵义众多茶叶品牌,除了兰馨、栗香等几个拿得出手的企业外,众多的茶叶仍然没有形成知名品牌,大量的上好茶叶只能作为杭州西湖龙井等品牌茶叶的加工基地。

在矿产资源方面,如铝,如钛,如钢……遵义也仅仅是生产加工铝锭等为外地深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产品深度开发仍有待科技创新。

遵义,不应当只是外地深加工企业的生产基地,拥有着丰富原材料资源的遵义,需要更多的创新手段和实干精神,在总结“十二五”谋划“十三五”期间,如何更好地调动市民的积极性,共同出谋划策研究市情,高屋建瓴规划各行各业的未来,同时,心无旁骛地围绕咱遵义自己的优势来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创造更多的价值,带富更多的遵义市民,800万遵义人责无旁贷。

工业犹如一个城市的坚实“底盘”,是助推我市经济能否行稳致远的关键。新常态下,遵义要想在跨越式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做好新型工业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

改革创新,培育和塑造遵义发展的内生动力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博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取决于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掌握,归根结底取决于包括教育、文化在内的软实力的强弱。

教育不仅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同样也是一座城市安身立命软实力的生动体现。教育强则城市强,教育兴则城市兴。作为铿锵前行在城市化道路上的开放城市,遵义的教育必须随着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脉动,抢抓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千秋大业,更关系千家万户,是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亦是遵义迈向“五化”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舍弃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遵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谈起。

适应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群众的需求,遵义教育必须做出有的放矢的调整与回应。全方位、无缝隙地构筑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机会,保障教育有效供给,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放大教育的服务能力,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个人,只有进入良性的教育循环,接受适宜而有效的教育,才能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本质蜕变,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一个社会,只有通过教育的支撑,才能实现富有意义、充满活力、持续久远的层级流动,惟其如此,遵义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就遵义的教育而言,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各有侧重,义务教育涵盖小学和初中,非义务教育中既有高中又有学前,层次鲜明,任务迥异。基础教育的高端是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学生,高考就成了一道必须迈过的门槛;基础教育的低端就是幼儿园,学前教育就成了奠基工程。从高端往下延伸,一直到幼儿园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的全过程都笼罩在竞争的氛围之中。基础教育的这种现实状态,决定了遵义教育改革的难度(如下图所示)。

一方面,遵义中心城区的人口数量在逐年增加,说明中心城区的城市化建设能力在增强;而另一方面,遵义的小学(除去年有所增加外)和初中招生人数却在减少。究其原因,主要矛盾是遵义人口结构中婴幼少青年等人口比例在快速下降。振兴经济与人口密切相关,因为,人出生20年后,要进入劳动年龄,要购置住房、汽车、家具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等,有收入要消费,强劲推动经济增长上行,反之,则使经济增长趋于下行。再加上我市已步入老龄化阶段,将引起一系列包括工作效率下降、创新能力弱化等更加远期和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同时,义务教育投入少,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校舍紧张,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所至。尤其是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上学难、普高升学难的问题日趋突出,特别是广大市民的心愿从孩子“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变化,曾经的找门路、拼关系、托人情,被“就近入学”取而代之后,给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新挑战。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落实到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需要理性思考,沉着应对,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大手笔、大气魄统筹规划,谋划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计。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咱们遵义的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遵义这个城市的有用之材。

教育同产业的结合愈来愈密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市工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是遵义“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遵义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同时,要推进遵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转变遵义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提高遵义的自主创新能力,所有这些,都对遵义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遵义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更需要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遵义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比很低。技术工人的短缺,已成为我市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同样是因为遵义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而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这些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因此,我市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重组,必须抢抓机遇,努力提高我市的制造业水平,使“遵义制造”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这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遵义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那么,面向未来,如何提升遵义教育的内生性品质?市教育局杜富川局长说,必须本着 “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的精神,瞄准国内外一流教育标准,深入分析和挖掘遵义本土教育优势,放大优势,产生辐射,才能拉动全市教育成为遵义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后发赶超的内生动力。惟其如此,遵义的教育才能支撑起遵义的未来。(樊高斌 李光伟 穆向东 黄立飞)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